庞德归曹,不仅是刘备建汉路上最大的人才损失,更是蜀汉灭亡后关羽满门被灭的悲剧起源。那么作为马超部将,庞德为何与刘备有缘无分呢?
首先排除,庞德见利忘义!在反曹路上,庞德追随马超,从渭南打到陇西,从陇西败退汉中,一路百败而不降,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子。

但问题出在汉中,马超入蜀救刘璋,变成投降刘备的间隙里。曹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了张鲁整个汉中——庞德没有义务为张鲁死忠,所以就做了曹操降臣!
太祖素闻其骁勇,拜立义将军,封关门亭侯,邑三百户。——《三国志》
而且曹操对庞德非常看重,初次见面就封他关内侯。这种知遇之恩,与可杀不可辱的硬脾气,为庞德与关羽不死不休埋下了伏笔。
公元218年,为响应刘备汉中之战,关羽也在荆州发动北伐。一时间,刘备亲率主力决战曹操,上将关羽领一军直扑宛、洛,诸葛亮的《隆中对》规划几乎照进现实。
曹魏肉眼可见的乱了,侯音、卫开于宛城(南阳)叛乱,襄阳以南被关羽尽数攻陷。曹操的许都,距离前线不过百余里,朝中人心动荡,关羽威震华夏!

樊下诸将以德兄在汉中,颇疑之。 ——《三国志》
这种情况下,庞德作为昔日马超部将,曹魏众人是有理由怀疑他会叛魏归汉的。毕竟马超是蜀汉大将,庞德情理、动机都有。
可是曹操信了庞德,他说他用庞德就是信得过庞德;庞德也说,他降了魏那他就是魏臣;不是关羽杀他,就是他杀关羽!
后亲与羽交战,射羽中额。时德常乘白马,羽军谓之白马将军,皆惮之。——《三国志》
于是,在曹仁被困樊城,于禁屯田日久、久疏战阵情况下,降将庞德竟然成了曹魏最卖力的勇将。
庞德仗着年轻气盛,与日渐年迈的关羽打得不相上下,交战最激烈时甚至射中了关羽额头,多日激战让关羽不得不刮骨疗伤。因此获得“白马将军”美誉,成为关羽大军最忌惮的存在。
可惜盛名之下无虚士,关羽虽然年迈体衰,却在久居荆州之后完成了新的进化——北人善用水师!
羽乘船攻之,以大船四面射堤上。——《三国志》
秋雨霖霖,汉江水涨之际,关羽水师沿江而上,于禁以下七军3万余人不战而降。唯有庞德死守堤坝,披甲持弓,从清晨战至日中,矢尽援绝,宁死不屈。
德谓督将成何曰:“吾闻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今日,我死日也。”——《三国志》
部下劝他投降关羽,庞德却说:“我从未听过良将因为怕死而苟且偷生,烈士为了苟活自毁名节。今天我庞德就是死,也决不投降”!

庞德一直血战到手下只剩3人,才乘坐小船突围,最终为关羽水师所擒。
关羽劝他,你的哥哥庞舒在汉中为官,你的旧主马超也在成都,本帅也欣赏你想让你做大将,你为什么就是不降呢?https://wxa.wxs.qq.com/tmpl/ob/base_tmpl.html
庞德只说了一句,我宁为国家之鬼,不为贼人之将。关羽就知道劝无可劝,只能成其名节,庞德壮烈殉国。
当曹操听说,降将庞德为他尽忠死节,追随他多年的于禁却做了贰臣时不胜感伤,特封庞德4子尽为关内侯!
赐子会等四人爵关内侯,邑各百户。会勇烈有父风,官至中尉将军,封列侯。——《三国志》
庞会因此受到各种优待,官至中尉将军,并追随钟会伐蜀入川。
此时距关羽水淹七军、刮骨疗伤、庞德就义已有44年,距离诸葛亮星落五丈原也有二十多年了。蜀汉已经国势日衰,蒋琬、费祎、董允全部病故,只有姜维一人苦苦支撑,可庞会的仇恨丝毫没有消退!
如此强弱立分之势下,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带着他的儿子诸葛尚死战绵竹,为蜀汉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依然挡不住魏军脚步。

最终,刘禅出城投降,庞会发疯一样冲入成都,寻找关羽家人。
庞德子会,随锺、邓伐蜀,蜀破,尽灭关氏家。——《蜀记》
斯人已逝,44年斗转星移没有冲淡庞会心中的仇恨。他将父亲庞德为国而死,报之以破家灭门之私仇,用杀光手无寸铁的关羽后人,报复44年前汉江畔的沙场争锋!
可这真是喊着要为国而死的庞德,想看到的吗?
如果他的父亲一心为家,矢尽援绝之时,为何抛弃父兄之情、旧主之义,不成一段识时务者为俊杰?
如果沙场争锋的输家,都不择手段、以势压人,数十年后祸害无辜,那诸葛瞻、诸葛尚的后人又该在五胡乱华中何为?
归根结底,不在战场上立奇功,却在他人国灭之时报私仇的庞会,走上了一条与所有英雄截然相反的道路——这条路是他父亲不愿去走,他却以父之名走上的小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