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通淮关岳庙,位於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坐落台湾海峡西岸,是中国大陆香火最旺的关帝殿堂。特发表吴乔生先生分析泉州关帝信仰特色的文章,以饗海内外热心读者。
福建泉州关帝信仰,具有地方性、民俗性、群众性、灵活性等特色,已形成为一种丰富多彩的地方民间信仰文化。
●地方性。地方性是泉州关帝信仰的地方特色,它是在泉州土生土长的一种民间信仰,深深植根在泉州人民现实生活的土壤中。由于传统文化熏陶,关帝信仰在泉州地区流行广泛,成为守护一方平安的保护神,深受人们崇敬和信赖。
关公是唐以后泉州民众塑造适合本地需要的一种人格化神明,是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产物。它的形成与发展既是长期受道、佛的催化,同时又具有明显而重要的地方特色。正是这个特色,使它在泉州能历经千年,至今香火鼎盛,并由泉州人传播至海外各地及港澳台地区。
●群众性。由于关帝信仰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生活之中,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是一种重要精神支柱。它反映了百姓对关帝人格的崇敬,对有功于国家和民族、爱国爱民的历史英雄人物,从敬仰到崇拜、信仰,成为精神寄托,进而神化,成为人民生活的保护神。所以,关公信仰具有极其鲜明的人民性或大众性、群众性。这种广泛性的大众化信仰,从某种意义上讲起着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作用。特别是劝善抑恶的规劝,引导人们向善为善,弃恶积德、护国庇民、爱国助民。
●灵活性。泉州关帝信仰是泉州人民创造出来的,在封建社会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其信仰内容、习俗、活动形式也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充分探讨和认识其所具有的性质和本质的内容,以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它。
今日,我们在探讨关公信仰的地方特色时,应当注意到,泉州通淮关岳庙是泉州关帝信仰的发祥地,自创建以来历史悠久,已由泉州地方性宫庙,发展成为泉台及海外各地泉籍同胞民间关帝信仰崇拜的圣地而驰名海內外。现在,泉州通淮关岳庙已成为人们观光旅游、开展规范民间信仰活动的胜地,每年接待中外游客不计其数。
泉州通淮关岳庙祭祀仪式、信仰崇拜活动仪式不断发展变化。如关帝巡狩(游境)、春秋、仲月吉日及做生日、致祭及祭祀典礼、抽签卜杯、挂香袋等等活动都是不断地产生、增加并形成的。
●民俗性。泉州是一个民俗民风十分淳朴丰富的地方,泉州的历史文化积淀极其深厚,民俗现象具有特别浓郁的民族特色。关公信仰是泉州民间百姓历经千年,以泉州民间的风俗习惯为基础和出发点而创造发展起来的。它深深扎根于民间风俗的土壤中,人们把它充分民俗化、世俗化,并创造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民间信仰文化活动内容。除了一般的敬拜仪式外,这种信仰别具特色的习俗表现在做关帝生,抽签问卜,关帝巡狩等。
期盼海峡两岸人民在关帝信仰的民族凝聚力指引下,积极开展民间交流对话,增强骨肉同胞之谊,为促进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团结和友谊作贡献。
来源丨 世界关帝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