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羽的汉寿亭侯到底值不值钱?
总听到,有朋友们说这亭侯不过也就是一个亭的范围,也就是刘邦当年管的豆腐干大一样的地方。
而在汉代的亭侯之上,又有乡侯,县侯,也就是关羽把这个汉寿亭侯,天天挂在嘴上。
那每次看到这种评价,总让我有点哭笑不得的感觉。
啥时候,他一个侯爵在我们这帮小老百姓眼里都已经成为了堪称边角料版的存在了呢?

我们说“汉承秦制”。
所以整个汉代的封爵体系并不是我们现在熟悉的公,侯,伯,子,男。
而是根据秦国那个20级军功等级演化而来的,乡侯,县侯,亭侯的封号,前身就是大秦体系里顶端的。
而到了汉代,因为要避汉武帝刘彻的名字,做了更改,再到东汉又被细分为了亭侯、乡侯和县侯。
所以兄弟们啊,千万不要把亭侯不当干部了

虽然说在这个顶端的列侯维度下,亭侯的确很小。
但再低也是我们人臣所能企及的高处了。
看不起亭侯,就好比你在奥运会上,
指着那个铜牌获得者说:“哎呀,那小子水平也不咋地嘛”。
的确,人家在讲台上站的是底下一层的那个位置,上面还有银、金牌,但铜牌获得者也是人中龙凤的级别。

所以纵观汉朝历史,我们随便来几个名人啊!
比如苏武牧羊里的“苏武”。
最后还进了汉宣帝设立的麒麟阁十一功臣中,并且在后世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存在。
然而苏先生却连列侯的边都没有摸到,宣帝刘询也不过就是给了他一个关内侯。
还有李广飞将军打了一辈子仗,最后也是啥也没捞到,只留下了个“李广难封”的如同缎子一样的成语。
而你要说啊,在列侯的体系里,什么人才能做到头一档的县侯呢?
那我告诉你,这个人的名字就叫霍去病。
自古以来,武人最高的成就——“封狼居胥”。也就换个县侯,
甚至,就是在关羽封侯前的四年,公元196年,曹操他自己也不过就是个“费亭侯”嘛。
所以,曹老板能在四年后的公元·200年,把“亭侯”封给降将的关羽,真的已经很给面子了。
要知道同为降将的张辽工龄还比关羽长,但却要等到六年后平定了江夏诸县,才拿到这个亭侯的待遇。
甚至在公元200年这个关羽受封亭侯的节点上,那些我们非常熟悉的曹魏重臣,像荀彧、夏侯渊、曹仁都还没有封侯的待遇呢,
早于关羽在曹老板手下封亭侯的,在我知道的范围里也不过就是两人,一个是·于禁,一个是·乐进。
他们俩之所以能够那么早享受到待遇,于禁呢,是因为他非常善于治军,在曹操兵败宛城期间,也就是大家知道的,张绣婶娘的故事。
起因是曹军的青州兵四处抢劫,被于禁追杀后就去告发于禁叛变,恰好此时张绣追兵来攻,于禁就先扎下营寨才去见曹操,曹操问他怎么不先来解释,于禁认为分辩事小,退敌事大,曹操因此十分高兴,于是封他为“益寿亭侯”。
以一己之力避免了一场因军纪引发的大规模混乱。并且他还为曹操收编数十万青州军立下了大功。
而乐进呢,他的这个爵位就是完全用自己命换回来的。公元194年 (兴平元年),乐进从击 吕布 于濮阳,张超于雍丘,桥蕤于苦县,都是先登陷阵而有功,封“广昌亭侯”。
可以说,在张辽·张文远到来之前,乐进是毫无疑问的曹军头号猛将,堪比大明版朱元璋手下的常玉春。然而这些却因为小说演义中乐进的出场戏份不多,从而就被很多人淡忘了。
除了于禁和乐进以外,当时曹操手下还有一个乡侯,那就是夏侯惇,堪称是整个曹魏集团里的二把手了,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所以客观来讲,这个汉寿亭侯已经是当时曹操能给的出来的好的不能再好的待遇了。
而至于为什么大家总觉得关羽这个亭侯不咋地了,原因啊有以下两点。
其一:就是伴随着曹操或者说整个曹魏集团的成长与进步。
在曹操的中晚期以及曹丕的时代,这封出去的列侯就是越来越多,其中还不乏许多乡侯县侯的存在。
那等到这时候回头再来看,哎,关羽的这个庭侯的确就差那么点意思了。
其二:也就是即便在亭侯的这个维度,关羽的汉寿亭侯的档次也是非常非常低的。
那就是因为二爷的这个爵位到后面,没有俸禄的存在,空有名头没有收入。
那至于有人要问啊,为什么关羽的亭侯会没有食邑?
哎呦,那不废话嘛,当年为了找刘备离开了曹操,人曹老板凭啥还要继续给他发工资啊?
那有人肯定要说了,不对,这个是大汉朝的亭侯,不是你曹家的亭侯,待遇应该有的,应该大汉朝廷给才对啊。
兄弟啊,大家都知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朝廷能决定自己给谁待遇吗?
哎,发多少待遇,那不还都是曹老板一句话的事吗?
从而也就伴随着这个时代的走向,关羽的汉寿亭侯就逐渐沦为了一张类似于空头支票的玩意儿,